IoT-AWS如何協助IoT用戶彌補技術與營運間的鴻溝?

Home - 新創必讀 - IoT-AWS如何協助IoT用戶彌補技術與營運間的鴻溝?

IoT-AWS如何協助IoT用戶彌補技術與營運間的鴻溝?

TAcc+新創分析師 許雅音

 

IoT部署的複雜性,及對於設備與數據分析的挑戰,導致很多IoT項目的失敗,在導入IoT的前期,除了專注於成效之外,也需考慮IoT的商業價值,包含投資於部署前測試(IoT裝置要裝在哪裡)、選擇合適的連接夥伴(connectivity partner)、啟用可擴展的數據管理和分析,及能夠規模化管理眾多IoT等,能夠提升IoT部署的成功率。

 

  • IoT的新服務目標囊括不會寫電腦代碼的運營人員,更友善地對待IoT導入對象,成為新焦點 

IoT部署(deployment)極其困難,根據統計,Cisco Systems有超過75%的IoT部署失敗,並且Microsoft預計有30%的IoT項目在概念驗證(PoC)階段失敗。關注其失敗的原因,除了技術和成本的限制外,在設計初期也要注意數據管理和分析能否可擴展(scalable),及是否能夠規模化管理眾多IoT設備。

 

也因此,重視IoT數據管理和分析的AWS,為了解決過去遇到的問題: 「AWS IoT零組件」只能使用「AWS IoT Device Manager」等工具單獨隔離設備,僅可「逐個」更新設備。在2020年年底的Re:Invent 2020就發布了管理工具: 「AWS Fleet Hub」,可幫助IoT提供商管理千量級的設備,主要提供給運營(Operation)主管使用,而非技術人員。令營運主管能夠監測IoT的全局,且不需要會寫任何一行電腦代碼。

 

「AWS Fleet Hub」目的是使非技術操作人員(像是營運人員)能夠更有效地解決內部問題,強調向下層層管理,例如設備管理、更新、警報,及採取遠端控制等,所以僅適用於自下而上都使用AWS IoT的客戶,與其他工具提供的通用系統相反。

 

IoT部署的過程中,要真正發揮IoT的功效,至關重要的是,「能否提取該行業的行業知識」,雖然AWS開發各種工具,盡量彌平運營人員和技術人員的鴻溝,但仍缺乏行業知識。

 

IoT部署的過程有種種的困難,那麼IoT新創公司能向哪條路發展呢?分析IoT新創公司,其最大挑戰是銷售週期太長,平均需要23個月,慢的話需要76個月才能將產品銷售出去。在新創議題的選擇上,台灣的新創公司或許選擇輕資產、容易回收成本的題目,才能夠闖出一條活路,舉例而言,台灣的新創公司智慧貼紙,開發了好撕又好貼、價值又親民的檢測用貼紙,能夠在IoT導入的初期,用最便捷的方式收集案場資訊。

 

觀察台灣的企業採用IoT及AI的現況,有58%的企業正在推動IoT及導入AI時,處於利用數據驗證、建立PoC、商討部署IoT預算的階段,在此階段需要有更友善的導入方案,也可能是台灣的新創公司的機會所在。

 

參考資料:

  • GPT-Neo: The Open-Source Cure For GPT-3 FOMO,” Analytics India Magazine, 2021.
  • AWS re:Invent,” AWS, 2020.
  • Five steps to successful global IoT deployment: A guide, “IoTnews, 2021.
  • What is AWS Fleet Hub and what does it mean for IoT?,” IoTnews, 2021.
  • AWS IoT Device Management introduces Fleet Hub, a new, easy way to monitor and interact with IoT device fleets?,” AWS, 2020.
  • 8成台灣企業已經導入AI,一張圖看懂進度到哪裡!還面臨了哪些挑戰?,” 數位時代, 2021.